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常回傢看看入法後首個團圓節 老人無奈空巢

  今年中秋節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新修訂之後的第一個團圓節,但"常回傢看看"這一強制性法律條文仍然不同程度"懸空"。

  "團圓節"成老人"傷感日"

  18日早上,記者在北京會城門公園看到,不少老人在散步、聊天。說起這個中秋節,很多老人都一臉無奈。 78歲的魏大爺苦笑著說:"中秋節原本是親人團圓的日子,孩子不回來,心裡很不是滋味,還不如沒有這個節日呢。"

  這個中秋節,獨自望月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數。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近兩億,隨著流動人口增加,"空巢"老人數量越來越多。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傢庭" 比例已經達到49.7%;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全國65歲以上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而在廣大農村,青壯年出外打工,留守老人更多。

  年輕人患上"中秋糾結癥"增貸信用貸款貸款全省皆可處理信用貸款貸款率利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許多年輕人表示,並不是不想在中秋節回傢,而是各種因素糾葛無法回傢。

  今年中秋節,在濟南一傢企業工作的馮靜和往年一樣加班,無法回青海老傢陪伴父母。"一到節假日就更忙,剛買瞭房子也不敢輕易請假,不然就扣獎金,還給領導留下臨陣脫逃的壞印象。不是不想回,而是不敢回。"她說。跟馮靜一樣有"中秋糾結癥"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北京白領劉丹丹說,以前中秋節不放假,不能回傢也就罷瞭,現在雖然放假瞭,但隻有3天,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反而更加糾結。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認為,隨著人們工作變動日益頻繁,人口流動加速,傢庭結構模式的小型化、核心化成為主流。子女越來越關註自己的"小傢庭",對老人的照顧則有所疏忽。

  "常回傢看看"執行難

  實際上,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已將"常回傢看看"入法,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傢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新法實施後,江蘇、山東等地均出現老年人狀告子女精神贍養的案件。

  然而事實證明,精神贍養出自於親情,屬於道德上的義務,法律約束很難奏效。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伊密說:"常"是什麼概念,法律能否規定一周回去一次,還是一個月回去一次?既然條文中沒有明確要求,便沒有操作性。

  山風險不申辦太可惜了信用貸款增貸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東省萊州市人民法院法官徐中彥說,實際操作中,面臨執行難問題。傢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孔先生三年也沒能見到出國在外的兒子一面,然而他也覺得兒子很不容易:"即便法律規定子女定期回傢,但兒子無法做到,我也不可能將他送上法庭啊。"

新聞來源http://dl.house.sina.com.cn/news/2013-09-20/0932242365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tentionqalz0n 的頭像
    retentionqalz0n

    網購高手

    retentionqalz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